{{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你一定在音響展或是從朋友口中說你買音響、買耳機一定要用哪些CD片、用哪些曲目來選才準,但是這真的是準則嗎?對我們而言是沒有標準的!原則上拿自己最熟悉的唱片、歌曲當作reference即可。
我們認為,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參考曲目、唱片的製作品質還有唱片是哪個年代的。理由呢?讓我們簡單說明一下:
製作品質
這點我們說了很多次。無論今天你手邊的唱片是什麼樣的取樣率格式,如果那張唱片裡的曲目的製作過程沒有相對地優秀,那麼就會造成在挑選器材的時候會有誤殺忠良的可能性。大致上下列的因素會影響唱片的品質:
錄音與混音環境:當曲目中需要真實樂器的時候,錄音環境就非常的重要。例如:麥克風選擇、錄音場地的尺寸都會影響那些樂器的錄出來的感覺。再來是混音環境,能夠在一個按照國際廣播聲學標準的環境中,要處理細節、音場、層次、定位⋯⋯等,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不是的話,可能會在細節處理、聲音的平衡協調性⋯⋯等會有點問題。雖然那些問題不見得是絕大多數消費者會察覺。
工程師與製作人:不是每個人的財力都很雄厚,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擔A級的頂尖混音師,也不是每個人都很幸運地可以找到配合不錯且混音品質不錯的混音師…. 通常都是在既有的資源下,盡量做到最好。如果唱片有製作人的話,他/她都會影響這個唱片的走向,甚至是最終出來的結果。
發行品質:CD片發行的時候,是否成本夠支出使用好的CD片,是否壓片廠的品質能夠一致….等問題,也會造成成品的音質與在錄音室聽的品質有所落差。數位購買下載的,原則上就是跟錄音室master完之後一樣。
年代
為什麼要提到年代?舉例來說,先來說流行樂,如果你回頭聽八、九零年代的vocal與現在(2000年之後)的會有一個很大的落差。人聲的殘響濕度(音樂工程中,乾濕的差異在效果使用的多寡,用越少越乾,反之越濕)落差很大,以前在做流行專輯的時候,會用Lexicon的一台很知名的殘響效果器,因為在當時那台效果器不便宜,不是每間錄音室都可以第一時間就入手。所以一旦拿到了,就會加上去,而且有的時候還加不少!所以,在聽以前的專輯的時候,那些很特殊的殘響與delay很多是這樣來的。那,總個來看,這是當時對於人聲的喜好所產生的結果。這樣的喜好,也會同時存在在吉他、合成器的效果處理上。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低頻的處理,近年的歐美與韓系唱片其實低頻量給得很足,甚至是會有過頭的狀況。拿早期的搖滾樂、流行樂及嘻哈來比較,誇張點來說,早期的低頻是淡如水。200Hz以下的處理,現在會變得很重視,尤其是60、50、40Hz,不同的專輯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因為年代的不同,以前的金曲不見得是現在人會喜歡的感覺,現在的金曲也不見得是上一代的人會喜歡。會喜歡多半也都是因為作曲、編曲與演唱者所呈現的旋律讓大眾覺得是經典,或是那些節奏、旋律、歌詞有著跨世代的共鳴,而不見得是因為那首曲的混音混得多超群,也不見得是因為有無發燒友想要的一些特點。
以上都是稍微龜毛點的想法,回到消費者本身來說,我們通常還是建議以自己最熟悉的曲風來作挑選的基準。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用音響廠商與發燒友口中所謂的神測試片、必聽曲目。不是每個人對古典樂熟悉,那就不要強迫自己用古典樂,如果你真的不喜歡古典,何必跟著大家在那邊巴赫、貝多芬、莫札特呢?不是每個人對加州旅館有所連結,那何必跟著大家一起用加州旅館?其實你不喜歡蔡琴,那何必跟著電影與大眾一起聽被遺忘的時光呢?你去音響展買到了音響測試片之後,翻開曲目發現裡面的曲目怎麼聽都不對味,那何必下次再花錢買那樣的唱片折磨自己呢?
音樂聆聽、音響、耳機系統比較都是主觀的,沒有絕對客觀。當你硬是選用自己不熟悉、不喜歡的曲目,在一個程度上你的腦袋就無法好好的讓你去用欣賞、品嚐的方式去體驗音響系統或耳機系統,那你要怎麼順利挑選到適合自己的系統搭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