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鐵三角 ATH-CKS30TW+ 到明年四月底前購買就享有兩年保固!!!
登入結帳享優惠價格!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隨著音響廠商開始支援DSD、DXD的數位格式後,開始有些網站或是發燒友會在網路上選購DSD檔案或是互相交流SACD的iso檔。可是你確定拿到手的東西是純DSD嗎?大家不敢說,那我們來說吧!
以往消費者不曉得的事實
如果你買SACD唱片有翻閱裡面的小冊子的習慣,或是你有仔細端倪唱片封面封底的話,很難發現有的專輯會寫上是以什麼樣的格式錄製的,甚至有的可能沒有特別標注。我們一些錄音師的好友跟我們說,實際上:
EMM Labs創辦人Edmund Meitner,同時也是當時一同參與制定SACD規格的工程師認為DSD是個很好錄音與保存類比母帶的格式。但是無法用一般般的設備來做編輯發行。以前述的情況來說,看起來只有第二、四選項才能夠選購。
難道真的沒有純DSD唱片嗎?
其實有,但是每個專案的系統建置成本、人工成本高昂與唱片製作的軟體支援有限。市面上最受歡迎的DSD/DXD錄製平台:Merging Pyramix是目前最優,可以使用DXD/DSD256/128/64直接錄製、發行;雖然DSD的聲音很好,但是在唱片商業市場中,純DSD製作並不是個最佳的選項。目前在業界中聲音最佳的解決方案為:「DXD錄製,再發行成不同版本:DSD256/128/64」;Sony與Philips現在也是這樣建議的。Blue Coast、NativeDSD、Channel Classics這三家發行商都有純DSD的唱片。我們最愛的North Star Recordings與2L則是選擇以DXD錄製,再發行成不同格式。
註:Merging Technologies的Pyramix軟體有兩種方式處理SACD的專案:
如果你很想要搜集老類比發燒片,有個好消息!開始有越來越多唱片發行商把老的類比母帶一一使用最新的硬體設備做DSD或是DXD的母帶保存與Remastering。
上圖為Puget Sound Studios所用到的所有AD/DA轉換器們!目前業界常見的就是EMM Labs、Merging Technologies。Puget Sound Studios主要業務為mastering、類比母帶保存/remastering、類比母帶修復。
另一個時常被問的問題是,為什麼都有DSD128、DSD256的高規格了,為什麼還需要DSD64?在我們來看的話,因為是為了發行SACD!Sony與Philips的SACD規格書:Scarlett Book就是這樣規範的。就如同CD規格書Red Book規範CD格式為44.1kHz/16bit那樣。
最後提問:我需要聽DSD或DXD嗎?
很久之前我們寫過「Hi-Res音樂怎麼選購?」裡面已經提到DSD與DXD音樂的選擇其實有限,但是可以買回來欣賞看看,聽聽看那些古典樂曲目你喜不喜歡,試試看那些爵士樂習不習慣。
給大家一個參考資料,NativeDSD網站中有提供一個很實用的資料表,裡面包含了全世界可以選購DSD/DXD/Hi-Res音樂的網站,也列舉出很多支援DSD/DXD的ADC/DAC….等等的資訊:www.nativedsd.com/database